文丨易书生

11月28日中午12:16,我在居住的社区群里,发布了近些日子思量的一段建议:
鉴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感染病例中,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工作量猛增、一些居民意外密接而隔离,有不少与“十混一”有关,有的人仅仅因为去做核酸时“十混一”而无妄“中奖”,感觉“应检尽检”有进一步细化拓展的空间,有必要区分风险指数及轻重缓急。
比如:相对于我们这个封闭性比较强的社区,关于核酸检测的问题,那些长期不出家门、与外界没有接触的,根本没有必要频频去做核酸检测;其次,有相当数量的人去做核酸,仅仅只是为了社区内超市购物或取快递,而去超市、取快递的“入门刷”,在出情况后的大数据清查中意义应该并不大,毕竟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院子里,甚至楼上楼下的距离,如果稍微宽松一些,比如只量体温或放宽健康码有效时间等等,又可减少核酸检测的排队人数……如此按照风险强弱等级进行细致地归类,分类管理,精准防控,主要精力和功夫用在社区大门口进出核验把关、社区内频繁流动人群的密切注意,人力物力向出入社区的“上班族”及外出活动急需检测结果的人群倾斜,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社区管理和被管理的各自效率,而且也可有效降低现在抗疫的成本,且不说现在核酸检测由最初的深喉到现在舌头上刮一下,不知是专业标准调整还是专家意见调整,只说那些几天、几周或几个月不出家门的人,频繁检测不仅是浪费资源,而且搞不好因排队核酸检测而“中奖”,那简直可笑可悲可叹;此外,分类检测,也可有效纾解大家长达三年以来抗疫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。
些许拙见,只想有利于尽快度过难关,有益于大家及早恢复正常生活,只是想供相关方面参考或作为建议上呈,若无价值,一笑置之也罢。此段建议发布社区群后,果然没有获得任何人的回应,也就自嘲一笑置之了。

下午及傍晚浏览网络,发现28日这一天,广州多区发布关于核酸检测的最新通告,其中越秀区、荔湾区等地的公告中均表示,长期居家老人、每日网课学生、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,如果没有外出需求,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或核酸检测“应检尽检”,减少人群聚集感染的风险。重庆等地也表示,“无疫小区”“无疫社区”不需参加近期三轮全员核酸检测。
至今晚整理此文的时候,又看到来自北京的最新消息:11月29日,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8场新闻发布会上,朝阳区副区长孟锐表示,朝阳区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实行免检,推行“愿检尽检”,长期居家老人、每日上网课学生、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,如果没有外出需求,可以不参加每日核酸检测。如果没有社会面活动,同时周围又没有感染者和密接者,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并不高。
凡此种种,感觉吾道不孤啊,思路上大同小异,无疑都是落实“优化防疫二十条”的具体化,向精准防控迈出了一大步,确为当前抗疫一策。

白手套及其他
11月29日晨浏览网络,感白手套之刺目,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,当面不识真面目,所谓事上迷,看不清,真实与虚妄,概莫如此,随笔而发布微博及微头条:
白手套,什么是白手套?
白手套就是白色的手套,若是黑色的自然就叫黑手套,其它亦然。
当然,有一种白手套是为了避免肢体本身直接触摸物体而沾染黑灰,所以,戴上白手套,既好看,而且很实用,黑了可以洗白,洗不白的时候,可以扔掉再换一双。
还有一种白手套,神通广大,实际只是个幌子,只是手套,很扎眼的手套,谁都看得见,晃眼,扎眼,当你想看个究竟,想方设法看到手套里的手,大大方方亮出来,太普通了,就是很普通的手,没预料中的金贵,当然,你不会注意这双普通的却又极具神通的手,挥动来去略显僵硬。因为,那只是一双假手、替手,真正的手在目不能及的后面。这是比上一种更高级更有洁癖更难捕捉到的手的白手套。
第三种白手套,是拍卖师的最高荣誉,对于拍卖师来说,被授予白手套,是最高的荣誉,意味着一场拍卖专场达到100%的成交率,是对拍卖师的职业能力的高度认可。
第四种白手套,那就是西方的一种价值理念了,与骑士、贵族有关,装潢门面必不可少。
总之,如果只是探究手套,那白手套也只是手套,中规中矩,合理合法,里面是谁的手?哪双手?哪双手的手?都不重要了。反之,亦是。

2022-11-29夜整理
☆作者简介:易书生,闻道阁主。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
编辑:曹昱